乡村振兴专题|乡村绿道设计要点

发布时间:2021-01-05

炊烟袅袅,山路弯弯,乡村的绿道,既美又有烟火气。它是心灵的通道,连接着城市和田园,融合着传统与现代。


3-210105162F4M9.jpeg

(图源:网络)


乡村绿道,顾名思义,就是依据乡村的特征,结合山路、水网、田玗等乡村特有绿廊,构建起连接乡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涵盖生态、文化、景观节点、产业等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

 

它是在“绿道”的基础上融合了乡村发展的特征,在早期绿道规划阶段,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就开始倡导回归自然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波士顿“翡翠项链”中。二战后,在环保意识的推动下,乡村地区绿道建设趋向于构筑区域的“生境系统”,即建设连续的“绿色通廊”,保护种源地,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例如意大利米兰绿道。而对乡村绿道研究较为深入则出现在绿道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有专门为观赏娱乐而建的风景道,有为了保护生物栖息地而建的生物通行廊道,也有为了满足人类安全通行而建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相较于以往,这一阶段的绿道除了满足游客的生理、心理、休闲活动等需要以外,还可起到保护动物栖息地、保护历史文物、教育及其他功能。进入21世纪后,绿道理论与技术趋向成熟,绿道的形式、功能更加多样化,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起良好的生态环境框架。


3-210105163033B9.jpeg

(图源:网络)


一般乡村绿道的设计过程中会追求它的基本功能,包括保护生态、美化景观环境、提供游憩场所等等,所以它的设计也基本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化、景观美化以及人性化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乡村绿道的设计应尊重场地本身的地形地貌,根据现状地形特征因形就势,利用乡村道路,沿着山边、水边穿行,灵活转变路线而不是对乡村地形现状做强行改变。

 

2生态优化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乡村绿道应该充分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修复和保护乡村的原生生态,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生态保护和发展共存,体现乡村的生态化。

 

3人性化原则

乡村绿道作为村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在提供休闲游憩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提供人性化的设施和服务,使村民对乡村绿道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提高乡村绿道的利用率。

 

4景观美化原则

乡村绿道作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可以提升乡村外在形象,在满足生态、游憩等功能的条件下,增加它的美观性,通过小品设计、植物配置等方式,使乡村绿道可以成为乡村的地标性景观。

 

基于以上原则,在构建乡村绿道的过程中,我们仍需注意到以下要点,从而使乡村绿道成为不仅仅是一条交通道路,更是集旅游观光、运动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体验道。

 

1设置“畅达+便行”的交通系统

将公交枢纽、车站和码头等交通设施作为绿道休闲系统的重要节点,使景区专线、县城公交和绿道专线能够互通互连,形成连续整体的交通体验线路。


2设置大尺度的景观节点

通过乡村绿道将山林、水系、村落、果园等沿途的景点串联,并整合人文景致、特色民宿、文化民俗以及美食特产,使乡村绿道不再仅仅是一条交通道路,更是体验当地生活的绝佳流线。

 

3构建丰富的休闲度假点

在绿道沿途依托滨水、山林、稻田和花田等景观构建营地类、民宿类或酒店类休闲度假项目,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为游客提供或静谧或有趣的度假体验。

 

4完善服务节点设施配置

服务节点是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补给、换乘的场所,根据慢行通道功能及服务区域的大小,节点也相应的分级规划,配建租赁设施和休憩服务设施。


3-21010516335IU.jpeg

(图源:网络)


乡村绿道作为“旅游+”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它具有突出的生态、教育以及整合破碎化旅游资源等诸多功能;另一方面,乡村绿道在规划过程中融入了众多与乡村旅游关联度高的功能元素,譬如地域文化挖掘、主题定位、功能与选线等。由此可见,将乡村绿道与乡村旅游规划相结合具有很高的前瞻意识与可操作性,可以借助乡村绿道将乡村旅游资源点连成线,再连线成面,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网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土!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