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

发布时间:2021-01-21

马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在人们心目中常常是高贵、飘逸、奔放、昂扬、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的象征。中国文化异彩纷呈,马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形成了华夏独特的马文化。

 

1、 镌刻在历史中的马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1)

(图源:网络)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马主要是河曲马,为戎马。它形体高大粗壮,后肢发育良好,挽力强,能持久耐劳。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装饰华美,大量使用金银为饰品和构件,制作精良,被誉为“青铜之冠”。青铜车马寓意着秦始皇的护卫武士与妃子在冥界皇帝的授意下能够驾车前往这个地下王国的任意之所,而在家天下的观念中,也意味着秦始皇对这些车马、护卫武士及车夫的占有。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将我国写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深刻影响着后世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独特的绘塑结合的技法为中国古代建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白马寺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2)

(图源:网络)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关于白马寺名称的由来,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是“白马驮经”说。据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说: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此说略谓:东汉时,明帝刘庄派人“西天取经”,因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国都洛阳,故将所敕建之僧院命名为白马寺。


汉代是我国古代马文化繁荣昌盛时期。除了货物运输,皇帝骑从之外,汉朝中央政府对马的其他功能也极为重视,例如文帝、景帝时期颁行“马复令”,中央任命太仆管理,在地方设有马丞负责,这些官员负责马匹的饲养以备军用。此外,汉地的佛教是依靠马匹带来的,马背上驮着的不仅仅是茶叶和药材,还有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因此可以说佛教进入中华是借助马,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也归功于马。

 

马踏飞燕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3)

(图源:网络)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其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值得一提的是马踏飞燕现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既体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

 

唐三彩马

 

3-210121214A14X.jpg

(图源:网络)


唐三彩马是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一种盛行于唐代的彩釉陶器,主要分为五类:奔马佣、踢腿马佣、马上人佣、马拉车佣、立马佣等,最常见的是立马佣于1959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现藏陕西博物馆。唐人爱马,爱的是头小腿长、胸肌劲健、身姿挺拔的天马宝马,而不是普通马。

唐三彩是在高宗时期才开始生产的,三彩马一般作为随葬品,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逼真,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使马背后所蕴含的绚丽多彩的唐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唐文化历史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藏家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

 

徐悲鸿骏马图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4)

(图源:网络)


徐悲鸿奔马图是徐悲鸿于1941年画的一张奔马图,现藏于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2、在新时代重焕生机的马


中国马镇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5)

(图源:网络)


中国马镇距北京260公里,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北中国马镇,这里既是京北第一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北部重要的生态牧场之一。中国马镇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划分四大主题区域:舞马世界主题乐园、特色酒店群、烤羊美食街、演艺群,深度挖掘马文化与满族文化的特征,融入国际化草原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

在丰宁坝上3000亩的草原上打造惊艳的实景表演、特色主题酒店群、丰盛的坝上烤全羊美食街、独特的草原主题乐园,32个创新主题项目适宜家庭、情侣、亲子等全年龄层人群,为大家生活提供全新的娱乐休闲空间,创造中国坝上草原旅游新体验。

 

天马产业园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6)

(图源:网络)


昭苏县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千万亩优质草原,十万匹骏马,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马产业已然成为了昭苏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昭苏县不断地壮大马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天马旅游文化园规划设计,融资一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编创天马文化、乌孙文化等演艺节目,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消费环境,建成集名马展示、文化创意、赛事常态、马术学习、生态景观、休闲餐饮、特色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主题园。天马产业园建成运营后,在产业链的带动下,有利拉动昭苏县的养马大户、合作社以及与马产业有关的各个企业。


山丹军马场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7)

(图源:网络)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马场,其面积有350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山丹马场风光秀美,素有“丝路绿宝石”之美称,培育的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


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油菜籽连片生产区和河西走廊大麦、青稞的主要产地,成为我军较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且因其美丽的雪山草原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旅游观光胜地和影视基地。《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影视作品均在此取景。因其秀美的风景,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游客付费体验骑马也成为牧马人的一项重要收入。

 

《千古马颂》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8)



(图源:网络)


为了打造独具内蒙古特色的驻场文化旅游演艺精品项目,进一步弘扬“蒙古马精神”,传播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策划并全力推出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剧目以民族马术、马背杂技、舞马表演、蒙古族歌舞乐等艺术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高科技声光电、裸眼3D等技术,艺术再现了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砺奋进、追求文明进步的伟大历程,展示了人与马、人与草原和谐共处、诗意栖息的大美境界。


《千古马颂》于2014年在锡林浩特首演,犹如一匹冲线的黑马,认路而驰、势不可挡。现已经接待中、俄、蒙、美、德、韩、港澳台、印度、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观众近10万人次,除国内权威媒体报道,全球500多家媒体关注并报道了《千古马颂》项目。


中国马都旅游区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9)

 (图源:网络)




锡林浩特市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是一个集马文化展示、赛事活动、骑乘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马文化主题旅游区。连续多年成功承办了中国马术大赛,同时也积极推出全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演出——《千古马颂》室内剧,2017年重新编排推出大型室内实景剧《蒙古马》进行文化进行展演,马都做足马文化文章,把马文化、蒙元文化和草原文化结合起来,使旅游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马文化博物馆


细数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马”(图10)

 (图源:网络)


中国马文化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旅游区是一个以展示马文化为主旨的专题博物馆。它坐落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国最大的马术俱乐部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内。其占地2700多平方米,按参观路线分为文字、雕塑、名画、英美、摄影、蒙古六个展区,收藏展品1300多件,以理性与艺术的视角展示了马的文化、马的艺术、马的精神。

 

中国的渊源流长的马文化,孕育着中国马产业的过去和现在,也为爱马人士提供了高远的理想。推动中国传统马文化的创新发展,决不能固步自封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对中华传统的马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实现马文化、马产业与现代化的对接,实现其对当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学习吸纳。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