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Vs沉浸式体验

发布时间:2021-04-23

“沉浸式体验”这一设计理念一经诞生,便迅速被各领域应用,特别是在文旅项目上,更是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探索。然而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适用于此种开发模式,尤其是针对部分珍贵且易受损坏的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等,其保护开发模式需慎重考虑,确保在不损坏文物的基础上进行打造。


3-210423214010S0.jpeg

(图片来源:网络)


近期,北京延庆区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关于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体验项目的请示》,其策划的项目为“古长城沉浸式夜游体验”,但因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整体景观风貌存在一定负面影响,故实施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体验项目的策划被果断叫停,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


当然,也有一些沉浸式遗产旅游项目的优秀实践案例,利用先进技术做到对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做到了让游客深入体验感知文化的真实魅力。


案例一:罗马“复活”——虚拟沉浸


意大利“复活”虚拟现实技术,向世人再现罗马鼎盛时期社会的虚拟影像。采用一定的技术处理,能够向参观者展示公元320年的超过7000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的项目,参观者既可以使用VR头显观看,也可以仅仅通过电脑,来探索超过14平方公里的古建场景。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更新,目前,参观者们可以“飞越”古罗马,也可以停下探索古罗马广场,或者马克森提乌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这两处古迹是在一组考古学家的帮助下进行设计复原的。游客可以乘坐虚拟的热气球飞越古罗马城,还可以在古迹的不同部分之间传送,观看这些古迹当时的模样,并且获得更多关于这些古迹的知识。


3-21042321403H20.jpeg

(图片来源:网络)

 

案例二: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场景沉浸


在不破坏原有宗教与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基于文化遗产研究基础,用数字化表达、艺术化展陈、专业性设计,将厚重的历史与虔诚的宗教展现在观众面前。其中“舍利佛光”暗合舍利七次放光,展厅内不定时幻化七色光芒,产生“无限镜像”的绚烂艺术效果。这一活化利用的遗产场景,观众可以在其间领略现代艺术设计与宗教历史结合之妙处,沉浸式体验感十足。


3-210423214059422.jpg

(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对沉浸式体验与文化保护的实践分析,文旅活动须优先考虑文物保护,平衡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推广文化本身,又要保护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既要实现遗产的活化利用,又要避免过于商业化。特别是对于价值极高,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策划其旅游展示活动时,应首要考虑对文物的保护,遵循真实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与可持续性原则等。尽可能不进行大规模工程干预,维持现状,加强日常维护和监测,减少消亡,但需要对危险损坏地段进行必要性加固;涉及旅游项目应秉持最小干预原则,持谨慎态度。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