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

发布时间:2021-06-23

2021年5月,为期一个月的“艺术在浮梁”的大地艺术展在浮梁县寒溪村开展,成为「越后妻有模式」能否在中国推动乡村创生的第一次检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一直作为乡村振兴的样板为人津津乐道,至今已经有20年历史,大地艺术节的开展融合了当地的自然、文化,其目的主要是用艺术的方式振兴乡村。

 

浮梁县位于景德镇东北部,艺术节主场地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小组辐射面积18公里。史子园小组于1966年从浙江迁移至此,目前有村民约300人,移民历史和特殊的集体记忆赋予史子园特殊的人地关系。与越后妻有地区面临的问题类似,人口流出与县城建设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寒溪村面临凋敝的风险。不同之处在于,浮梁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尚未完全消失,仍然保有产镇融合的经济基础。目前茶叶种植和初级加工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的衰退进程。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1)

(图源:网络)


选择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举办艺术节,正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变迁史与群体记忆,希望通过“在地性”的地域型艺术项目,不仅让人们看到这里美丽的风土、飘香的茶园,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故事。此次艺术展由“日本大地艺术祭之父”北川富朗担任顾问,并邀请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建筑师们前来在地考察。艺术家们结合浮梁当地的文化、地貌、地形等特色,讲述本地故事。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2)

(图源:网络)



大面积的茶山和由茶叶衍生的当地风物是大地艺术节的景观和资源基础。在一个月的展期中,史子园小组被植入22组公共艺术项目和其他文化活动。艺术家和建筑师通过小尺度改造,建立了区别于自然环境的新场域,成为整个村落的视觉焦点和重要的功能节点,营造出属于史子园的「地方感」。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3)


《灯》马岩松/建筑师(图源:网络)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4)


《浮梁共生之家》真壁陆二/艺术家(图源:网络)

 

「越后妻有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公共艺术的叙事属性被放大,并相对地弱化艺术作品作为文化资本的角色。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5)

 《泉有米酒酒馆》TANGO/艺术家(图源:网络)

 

乡村振兴语境下,村民成为大地艺术关注的主体。艺术家与村民之间相互影响的协作关系是体现在地性的关键。史子园的变迁史是天然的、戏剧化的叙事文本。艺术家以聆听者和讲述者的姿态介入,放大了村民个体价值,同时也使村民更主动地参与到大地艺术的创作中。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6)


《进化中的尘埃——史子园村的记忆》艺术家:向阳(图源:网络)

 

越后妻有模式的中国实践——浮梁(图7)


《渠道——之行》艺术家:刘建华(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艺术节还围绕艺术相关内容,艺术活动举办各种活动。推出新村志、举办氛围音乐会,开展乡村市集,放映露天电影等帮助村民们打开门、敞开窗,和到来者之间愉快交流共处。

 

通过此次艺术节的开展,乡村不再是提供简单的旅游和消费的形式,而是营造一个深度接触的场景,用阐释和阅读的手段,给来自城市的人们一次全新的、平等审视乡土的机会,也为这里的人们创造与外界对话的可能,并从籍此使之发现自身魅力独具的价值。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乡村正在逐渐摆脱“落后”“淘汰”的同时,同时也因为大量人才外流带来了民宅空置、留守儿童、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如今在广袤大地上的展开的乡村振兴活动,正是对这一历史阶段的反思与修正。艺术介入乡村,不仅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更长远地看,有助于当地的文化发展、文化形象的提升,促进文化品牌的塑造,培养居民的“文化自信”。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