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

发布时间:2020-11-17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图1)

(图源:网络)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概况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


中国南方喀斯特经历了长期的地质年代,是地球重要而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喀斯特地貌形态,既保留了地质历史时期古喀斯特遗迹,又代表了重要的和正在进行的喀斯特过程。受青藏高原隆起等影响,演化至今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已完整形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喀斯特上升发育区的结构系统和演化序列,对研究现代区域水文网及长江三峡的形成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地貌证据,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图2)

(图源:网络)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加强遗产的协同管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相关部门共同成立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保护管理整体协调工作。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第二期喀斯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基础上,成立“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协调委员会”。

 

该管理协调委员会采取轮值制,遗产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局)分管领导轮值担任主席(主任),轮流主持整体的协调管理工作。各省、市、区世界自然遗产管理机构配合协调管理,各遗产地管理机构承担具体工作,轮值期为三年。协调委员会建立自然遗产统一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论证,制定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统一规范管理和协作管理的模式。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图3)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发展规划


由于过度的城市化建设和商业开发,目前我国南方喀斯特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无节制的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正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世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缺少一个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景区内缺少具有世界遗产知识结构的管理和经营人才,此外,自然灾害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也有待完善。其二就是生态系统的退化,近几年喀斯特石漠化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为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自然灾害频繁,常导致土地丧失和非地带性干旱;该地区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喀斯特盆地与洼地,常因排水不畅而产生洪涝灾害。其三是由于一些地方的世界遗产需要系统综合整治,例如贵州荔波关掉煤矿和冶炼和电力,不仅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甚至让政府负债,地方经济需要发展,旅游业也不断升温,使遗产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而遗产因为缺乏专项保护基金正面临困难。


因此,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是喀斯特地貌发展亟需的,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策首先是完善科学管理体制,制定世界遗产保护法,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引进人才,培养遗产的专业管理人才,进一步完善熟悉化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管理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项目;其次是要充分发挥世界遗产的功能,世界遗产不仅可以带动地区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发展,更是科研和教育的基地,是探究人类和文明轨迹和自然奥秘的知识源泉;除此之外还要对喀斯特遗产进行分区保护,建立自然灾害检测系统,开展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是我国独有的自然景观具有无可比拟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遗产保护与开放是自然遗产保护中最主要的矛盾,保护自然遗产不排斥对其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是遗产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世界遗产的管理应在思想、方法、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遗产的科学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