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1-01-0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乡村产业,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图1)

(图源:网络)


《规划》指出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并且强调了乡村振兴中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要求与方向。

 

在发展要求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在发展方向上,聚焦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以及乡村新型服务业四大方向。提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应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小众类、多样性的乡村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等,发展潜力巨大;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乡村新型服务业是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应运而生的产业,业态类型丰富,经营方式灵活,发展空间广阔。


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图2)

(图源:网络)


基于以上乡村产业的发展要求和方向,我们整理出了三个极具代表性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部,在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带领下,以村集体领导为核心,村集体平台为载体,构建产业共融、产权共有、村民共治、发展共享的村庄集体经济,探索出“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发展路径。由昔日的“空心村”一跃成为今日的“关中民俗第一村”。


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图3)

(图源:网络)


以“泰山村”为代表的“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

位于郑州市南大学城龙湖镇境内的泰山村村民们在村党支部书记乔宗旺的带领下,利用紧靠郑州市区的区位优势和黄帝文化的品牌优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打造了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园、新型养老、特色文化旅游等多个项目,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诸多荣誉。


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图4)

(图源:网络)


以“乌村”为代表的“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

乌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国家5A级景区,紧靠京杭大运河,总面积 450 亩。借鉴了“一价全包”国际度假理念,按照“体验式的精品农庄”定位进行开发,强调在对乡村原有肌理进行系统保护的基础上,营造具有典型江南水乡农耕文化传统生活气息、适应现代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图5)

(图源:网络)


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发展,我国不仅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乡村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