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发布时间:2021-01-07

3-21010H12226435.jpg(图源:网络)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方针。并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特征出发,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升华了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且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重塑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


乡村环境整治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新型农村的有效整治与规划以及乡村文化振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侧面,二者共同决定着乡村振兴成果的物质与精神能达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生态应该是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文化、经济等综合的复合有机整体,乡村文化生态规划要将生活与生产、伦理与教育、道德与法律、民俗与文明相结合。构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重塑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


乡村塑形:乡村环境整治


3-21010H12415c0.jpeg

(图源:网络)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增进广大农村居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内容,且环境整治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下的乡村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生活垃圾乱扔、厕所卫生问题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也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级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措施从“源头”进行整治。


1)村庄清洁行动


3-21010H12452A9.jpeg

(图源:网络)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村庄清洁行动主要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尤其需要发动农民的主动性。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随手拍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监督乡村环境问题,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


2)农村厕所革命


农村改厕是一场革命,改变的是农民的传统习惯,给予的是更体面的生活。财政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交通运输部安排投资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住建部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国家林草局评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如今,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一大批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此外,厕所革命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承包等多种形式,推行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等第三方环境治理,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首先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村规民约等,增强农民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干净、整洁、有序。加快村组生活垃圾的处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多设立垃圾集中处理点,多设放垃圾桶箱。同时积极宣传,村组党员干部要充当好村庄清洁宣传员,自觉加入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抓好门前三包。更重要的是要全民行动,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全民爱卫生,讲卫生的风气。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3-21010H125195D.jpeg

(图源:网络)


村庄清洁行动与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管网设施简陋;缺少维护,污水收集率低;处理设施无法长效运行。因此要彻底梳理现有处理设施数量、布局、运行等治理情况,分析村庄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生态容量;从而合理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或方案;与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农村生活污水高效低成本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和科技支撑。


乡村铸魂:乡村文化繁荣


保护乡村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由于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乡村文化产生了严重冲击,乡村文化振兴主题缺失等问题,乡村文化振兴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加大传统的历史文化建筑、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继承乡村物质文化特色。建设具有当地特征的住房,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引导居民投入建设中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乡村建筑,树立物质文化自信,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地维护和宣传自己的建筑文化。此外,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设有内容、有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以文化需求引导文化供给,建设乡民文化需求反馈制度。


继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结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视角下,其具有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重现代价值,要充分认识非遗现代价值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力争实现两者共融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对乡村的冲击,中国乡村活力日渐衰退,文化传统濒临中断,农耕文明正在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多重作用和价值,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为振奋乡村精神提供强大动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价值可以为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不竭经济资源,让农村经济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得以转型发展,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因此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积极实践后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