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精髓|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发布时间:2021-04-08

黄河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生命力的大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根脉,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霍卫平表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在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河洛、关中、齐鲁等农耕文化,开创了世界农耕文明先河。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中华文明的精髓[1]


3-21040Q55G0404.jpg

(图片来源:网络)


在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各区域形成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建筑遗址、治河工器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遍布各地,亟须实施系统性保护。在国家层面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将其作为继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之后的第四个国家文化公园,以此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是当前对黄河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


河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在开封和洛阳召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会议,拟将河南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河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对于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有着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河南沿黄流域作为中华文明诞生及发展的核心区域,在文化资源层面为沿黄九省之最。在国家政策层面,河南是唯一同时涉及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4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省份,同时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所在。因此,河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行示范,更将致力成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核心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区域所在。


3-21040Q55J0429.jpg

(图片来源:网络)


河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上结合河南的地域文化特征,抓住“中”文化的核心,从文明起源、思想启蒙、国家创立、观念塑造、制度构建等最核心的文化领域,解析了河南沿黄区域有史以来的重大成就。选取能够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重要自然遗产、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等文化资源,从地理标识、文化标识和精神标识三个方面构建河南黄河的文明标识体系,作为未来文化公园建设的基础载体[2]


甘肃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由于其特殊的地址构造,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貌景观。黄河石林地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形成于距今210万年前下更新统五泉山组砾岩,是一处主要由新构造运动控制,雨洪冲蚀、重力崩塌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它的形成演化过程清晰的记录了青藏高原抬升以来这一地区古地理环境的变迁,是具有国际典型意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砾岩石林地质景观;是一座集地貌地质、地质构造、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遗迹,为甘肃省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与国内其它知名景区相比,黄河石林以古、奇、雄、险、野、幽见长,充分体现了粗犷、雄浑、朴拙、厚重的西部特色,使游客在回归自然、领略奇异风光的同时,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3-21040Q55P1Y1.jpg

(图片来源:网络)


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跨区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加强九省沟通、交流合作,联合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共同研究制定保护子规划、总体规划。同时应推进黄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大力开发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文旅产品,打造一批黄河文化艺术精品,加快推进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合力打造“黄河游,游黄河”的世界名片,向世界展示黄河人文景观、优美自然风光和文明成果,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黄河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

 

参考资料:

[1] http://www.chinajsb.cn/html/202005/24/10445.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626061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