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草原上绽放的文化盛宴——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0-10-26

2020年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它的设立充分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眼光和高度重视。其用意正是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重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宣扬、保护以及利用我们丰富且宝贵的文化遗产活动中。而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因为非遗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各种民俗节庆以及传统技能中,它的存在是需要靠人来传承的,这也展现出了非遗文化的脆弱性。


鄂尔多斯草原上绽放的文化盛宴——非遗文化(图1)

(图源:网络)


历经时代变迁,鄂尔多斯逐渐形成了以蒙古文化为主体,以成吉思汗文化为核心的草原文化。与此同时,鄂尔多斯的非遗文化也在发展延续,种类之广,数量之多,毫不夸张地说,非遗文化正是鄂尔多斯草原上绽放的文化盛宴。


据统计,鄂尔多斯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原来的438项增至470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92项、市级代表性项目由原来的180项增至212项、旗级代表性项目160项。几乎覆盖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以及民俗等各个方面。著名的“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以及“鄂尔多斯民歌”均位列其中。


由同创文旅倾心策划的鄂尔多斯草原规划中就重点提出了对鄂尔多斯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活化思路。规划依托鄂尔多斯市丰富的非遗资源提出了针对锡林塔拉草原旅游区、察汗部落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发展方向,力求打造鄂尔多斯非遗旅游品牌,让非遗文化活态发展,从而促进非遗保护的可持续。


鄂尔多斯草原上绽放的文化盛宴——非遗文化(图2)

(图源:网络)


针对锡林塔拉草原旅游区,规划提出在草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融入鄂尔多斯婚礼表演,以男方娶亲为主线,通过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让游客充分了解和学习蒙古族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和内涵,感受鄂尔多斯非遗文化的内在魅力。


鄂尔多斯草原上绽放的文化盛宴——非遗文化(图3)

(图源:网络)


针对察汗部落旅游区,规划提出将匈奴歌舞艺术与草原餐饮文化有机整合,打造单于盛宴,并深度挖掘匈奴文化,融入鄂尔多斯古如歌等非遗文化,依托现有良好的基础,开发歌舞、演艺、节庆等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与此同时,完善旅游娱乐配套设施,加强节事策划,打造匈奴文化核心体验区。


鄂尔多斯草原上绽放的文化盛宴——非遗文化(图4)

(图源: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是不可再生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乃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