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婺源成就中国最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2-03-12

中国的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非遗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产物,承载着来自乡村的文化记忆。乡村要振兴,非遗可先行。美丽中国从美丽乡村开始,美丽乡村从美丽非遗开始。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果体现。


江西婺源,悠久的徽商历史在这片热土上遗存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项,其中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6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婺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1.jpg

(图源:网络)


婺源将非遗与旅游景区、研学游等融合,全县4A级以上景区目前均有非遗项目常驻展示,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还将徽剧、傩舞、抬阁、地戏、灯彩等非遗项目展示融入到参观游览项目中,推出了严田古樟民俗园、篁岭民俗文化村、茶马古道文化园等一系列文化展示体验类景点。


傩舞——非遗为乡村带来的演艺经济


婺源傩舞以舞蹈艺术为中心,融汇了面具、木雕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等元素,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傩舞是我国古文化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有“活化石”之称。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不仅仅是供群众自娱自乐的一般表演形式,更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精品,通过傩文化的演展,对内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对外可以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既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极好资源。

 

2.jpg

(图源:网络)


三雕——非遗为乡村带来的美学经济


在婺源有人居处就有三雕,流露着数百年徽风皖韵的婺源三雕——木雕、砖雕和石雕,或有明时疏朗淡雅的秀气,或有清时精美繁复的韵味。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三雕的传世经典之作,婺源的徽州风情才入诗入画,在极致的东方美学中,展现了人们崇文尚雅的精神姿态。


婺源三雕承载着这片土地的艺术精魂和文化身份,无数的能工巧匠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用寸指小刀把众生世相都浓缩在方寸之间,或婉约秀气,或粗犷豪迈,体现了极高的文化审美情趣。由于婺源三雕凝结着几百年的艺术心血与岁月沉淀,通常一块窗屏雕版就价值不菲,连小不盈尺的砖雕也可以卖到上千元。

 

3.jpg

(图源:网络)


茶叶——非遗为乡村带来的农业经济


茶业不但是婺源茶农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当地重点扶持的富民产业。新时代,该县围绕茶产业发展规划,以茶园采制体验、山野游览健身、登山观光眺望为主题,建设婺源绿茶产业园和生态茶园观光休闲旅游区,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斗茶及观茶艺、学茶艺、看表演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茶园农家乐等,丰富现代农业内涵,促进茶旅融合发展。2019年,该县拥有茶园面积19.7万亩,婺源绿茶品牌价值达23.45亿元。

 

4.jpg

(图源:网络)


油纸伞——非遗为乡村带来的艺术经济


婺源盛产油纸伞,古典工艺油纸伞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日用雨伞,已有1000多年历史,美观轻便、古朴别致,晴雨相宜,是经久耐用的生活用品,也是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如今,甲路油纸伞厂年产量达30万把,年产值超过300万元。各种展会和评奖中,甲路油纸伞收获了大量的好评,就连奢侈品牌GUCCI也慕名前来订制专属的高档手工油纸伞。甲路油纸伞不仅国内畅销,国外的订单也很多。


2015年7月,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婺源县的茶艺、油纸伞制作技艺等非遗展示,给充盈着异国风情的米兰吹来一阵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最美乡村”婺源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动人魅力,也全面焕发了全域旅游魅力。伴随着非遗“出海”,“中国最美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进一步提升,接待的境外游客越来越多。

 

5.jpg

(图源:网络)


非遗和乡村都需要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寻求市场的助力、进行优势转化。在乡村振兴中,非遗是传统乡村走向市场、拥抱现代化的一个桥梁和媒介。让乡村借助非遗的魅力走出去,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民众投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之中,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助力。

 

 声明: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