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案例丨手把手教你“高效低投”打造乡村夜游

发布时间:2022-06-20

乡村旅游在中国已发展近20年,若不考虑近几年疫情的影响因素,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次就已高达30.9亿,占国内旅游人次的半壁江山。 

 

乡村艾媒.webp.jpg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趋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更是如火如荼,而乡村夜游作为一剂猛药,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三瓜公社444.jpg


目前的乡村夜游市场上虽然不乏成功的精品落地案例,但更多的还是局限于普通的光影、亮化手法的打造,以及开发乡村夜间美食街等,成本高不说,其产品特色也不够突出。

 

同创文旅认为:

 

乡村夜游不是把白天的乡村延续到夜晚,

而是要借助其远离城区的自然生态及文化特性,

充分利用乡村“夜的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也不是非得引入企业和资金,

借助村民自身的“特殊技能”依旧可以

开展乡村夜游。

 

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不妨来看看我们的乡村夜游实战案例,教你如何低成本开发乡村夜游!


一、“一鱼多吃”,将老场所最大化利用

 

村庄原有几家餐饮接待点,并且相对集中,可满足现阶段白天的餐饮接待。我们对其整体改造提升环境,专门开辟一处夜间移动式主题特色餐饮——村婶食堂,由本村内有一定特色餐饮手艺的妇女组成,还原乡村原汁原味的味道。在运营上,只在夜间开业,只做手工特色小吃,构建夜间特色产品吸引力,“饥饿营销”造噱头。


新县333.jpg

  

新县444.jpg

村里的乡村公共空间,原本是夜晚村民聚在一起聊天的场所,将其打造成乡村电影院、村俗文化科技展室,既不影响原住民的原有的功能,也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体验乐趣。利用村庄中部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开展乡村大课堂活动,让村内长者讲述关于村庄的历史文化、故事传说,将运营成本最小化。

 

皮影戏.webp.jpg

夜游.jpg


 村庄边缘的晾晒场有大面积的空余场地,通过环境的整理和相关基础性设施的补充,形成夜宿帐篷露营地,既不涉及土地的问题,也不用增加过多的建设成本。 


二、“借力打力”,依托在地化资源打造网红打卡点

 

此村口有一处百年水塘,被称作观月堂,“有水则灵动”,为更凸显观月堂的灵动性,我们在水面上设计一处科技型的月亮小品装置。装置能够随着昼夜时间的推移,变化自身的明暗,在特定的角度,也会看到阴晴圆缺的变幻。水与月的“互动”,使静景动起来,更能衬托出村庄的静谧和恬静。

 

815497ac0a4a9f18895ed8aa31054a9.png

第二,将村庄半山坡的废弃水塔进行加固,设计成为夜间的观星平台。由于该村海拔相对较高,天气好的时段,在此观景台还可以看到数十公里外的城市夜景。


三、“置入内核”,让游客玩起来才是真的沉浸式乡村

 

此村边上的林带内是蘑菇种植基地,林下一排排蘑菇赖以生长的木树桩,景观效果颇为震撼,借此,以“寻找蘑菇精灵”为主题,开展森林梦幻夜游活动。在村头的小溪,溪段平缓安全,夜间利用手电,体验儿时捉鱼的趣味活动。将村民已经淘汰的“板车”改造成可以同时乘坐数人的马灯驴车,乘马灯驴车、听蛙叫、看星星享受沉浸式的“慢生活”乡村体验。 


夜游方.jpg


结语

总之,乡村夜游不是高投入的灯光科技、也不是大规模的商业美食,只有因地制宜“巧用劲”,才能事半功倍拥有高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