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红色精神,重回1949

发布时间:2021-12-09

文旅产业既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


与此同时,随着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文旅消费方式的改变,也催生了一大批文旅新业态的出现,游客的文旅需求由简单的观光游览到更具文化性和传承性的体验式旅游。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在磁器口·金碧正街的重庆1949大剧院震撼首演。


 沉浸红色精神,重回1949(图1)

(图源:网络)

01以红岩精神文化为内核


全剧以“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为大背景,《重庆·1949》讲述了“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故事,再现了解放军和重庆人民共同为解放重庆展开英勇斗争的宏大场景。


《重庆·1949》讲述的是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在创作原创故事时,既要敬重红色历史,符合旅游演艺的特性,又要兼顾艺术性和严肃性。整部剧采用“大写意+工笔画”的形式,利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同一时间里讲述不同故事,观众既可以看到非常细腻的细节场面,又可以纵览全场。


 沉浸红色精神,重回1949(图2)

(图源:网络)

02创新性的舞台场景构建


与以往的舞台剧相比,《重庆·1949》给独特性在于主创团队对舞台空间的大胆设想,整个观演过程是在国内唯一的360度旋转舞台和观众席之间完成的。这种多维立体沉浸式室内旋转舞台拥有复杂的机械结构,创意构思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整个舞台由五个可360度旋转的圆环组成,其中一、二、三环为核心表演及布景区域,而四、五环既是舞台也是观众席,演艺空间与观演空间交相穿插,观众与演出融为一体,这种打破戏剧舞台第四堵墙的方式让人沉浸式体验尤为强烈,进一步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沉浸红色精神,重回1949(图3)

(图源:网络)

03单一“门票经济”向场景消费运营模式转变


《重庆·1949》的成功印证了沉浸式演艺作为新时代文旅产业标杆的广泛市场潜力。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台演出再精彩,如果没有更新进步的格局,终将触“天花板”。要想真正的破局,转变思维是关键,要从“门票经济”转到场景消费运营模式。从以往单一的一台演出或一个演艺产品为核心,来带动周边及上、下游产业发展,向更注重文旅融合,通过提高旅游综合体整体项目核心竞争力方面转变。


 沉浸红色精神,重回1949(图4)

(图源:网络)

结语


在技术的加持和政策的推动下,文旅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纵使有众多辅助,但沉浸式演艺的IP内容乃是其核心要素,如何将“沉浸式”与旅游演艺进行完美结合,是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全新命题。未来,文旅产品应该更多的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辅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游客创造超越期待的互动体验,让游客从游览者真正变成参与者。